關于鉛山縣2019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征求意見稿)
2019年8月 日
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鄭展青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全縣2019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下半年工作打算,請予審議,并請其他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一、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今年以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縣委擴大會和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上呈現出穩中向好、好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上半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8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財政收入完成13.45億元,同比增長9.2%;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7億元,增長12.4%,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增長 %;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增長 %;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為 億元,同比增長 %;各項貸款余額為 億元,同比增長 %。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農業農村工作穩步向好
1、穩定主要農產品產量。水稻播種面積穩定在39.33萬畝,預計總產量20.25萬噸;油菜面積3.5萬畝,油菜籽總產0.32萬噸;復墾拋荒土地18270畝,用以發展節水抗旱稻、再生稻、紅薯、玉米等糧食作物,作為水稻生產的有效補充。上半年,全縣豬存欄14.3萬頭,牛存欄4666頭,羊存欄2990頭,禽50.56萬羽。
2、持續發展特色農業。全縣茶葉面積達到9.5萬畝,較上年增加1萬畝,擁有千畝以上的茶葉基地12個。引導茶葉企業積極申報SC認證,目前獲得SC認證企業有5家,并有15家企業正在積極申報;紅芽芋種植面積穩中有升,預計產量達24萬噸。紅芽芋種植合作社達46家,紅芽芋家庭農場5家,專業種植戶達500余家,千畝以上紅芽芋種植基地7個;新增稻蝦共作產業基地2000畝,達到9000余畝;特色瓜果種植達1200畝。不斷提升農產品品種品質品牌,積極申報“三品一標”認證,新申報綠色食品認證2個,有效使用總數73個。
3、推進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加大二期路網建設力度,確保在8月底完成路面硬化及附屬設施建設,全力推進16萬平米標準廠房建設步伐,力爭今年8月底18家已簽約企業進駐裝修及安裝設備,11月底投入生產。
4、加快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2018年度5.427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永平、汪二防洪工程,篁碧防洪工程完成總工程量90%;完成了汪二鎮、新灘鄉等8座重點山塘整治工作,啟動了倫潭供水工程前期工作,目前正在進行前期工作,設計正在進行招標;完成紫永、陳湖2條萬畝圩堤初設批復;啟動湖坊鎮、永平鎮、紫溪鄉等3個鄉鎮的5個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項目。
5、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本完成475個秀美鄉村點“三清”、“三拆”工作,全面啟動村點改水、改廁、改路(路基)、改房等工作,全縣各村點累計拆除空心房3582棟179542平方米,拆除破爛豬牛欄1362個70523平方米,拆除露天廁所3674個34261平方米,清理路障及殘墻斷壁2154處10839平方米。依托縣城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全部實施垃圾裝運外包模式,運至縣城垃圾無害化填埋場進行集中填埋,逐步形成了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
(二)工業經濟逆勢上揚
1、加快新老園區平臺建設。新園區--上鉛快速通道產業基地已完成整體規劃設計,一期規劃1946畝,已完成征地1784畝,平整土地764畝,寶祥汽車零部件項目正在樁基建設、展輝年產20萬噸光伏太陽能鋁型材及其他鋁材項目已正式簽約,預計10月份開工建設。老園區功能不斷完善提升,正在啟動園區線路遷改工作,土建部分已基本完成,計劃10月份完成遷改;新建工業三、七、九、十二路等園區道路工程已完成招投標,年底可完成竣工;化工區雨水管網改造及修復工程已鋪設管道1.2km;完成征地160余畝,完成綠化1萬平方米。
2、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不斷提升為企業服務水平,促進匯盈環保、廚博士家居、衛浴產業園、江西南水裝配式建筑、天易電路板、寧能生物質、鼎鑫金屬(二期)等一批重點工業項目竣工投產。
3、持續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上半年新簽約工業項目25個,簽約資金總額達76.95億元,億元以上項目9個。其中金屬、非金屬材料產業類項目4個,先進制造加工類14個,新能源產業類2個,農產品加工類5個。全縣實際利用外資4343萬美元,同比增長20.8%,完成年計劃的59.6%。其中,完成現匯進資25萬美元。全縣外貿出口預計2800萬美元,其中,生產型出口2400萬美元,同比增長62%。利用省外資金2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進資28.3億元,同比增長8.4%,完成年計劃的50.1%。
(三)現代服務業態勢良好
1、扶持商貿業、現代物流業等行業發展。制定了《鉛山縣培育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兌現獎勵新增限上企業,激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入統。
2、加快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撤銷河口綜合消費品市場,啟用富達農貿市場、勝利路農貿市場、油麻灘農貿市場,著手建設城西農貿市場。正在加快建設紅星美凱龍建材市場和鉛山天街商業綜合體。
3、加快推動全域旅游發展。葛仙山景區酒店內飾工程、景觀工程、旅游演藝籌備、龍井水庫建設等加快推進,確保在春節前正式對外營運。總投資154億元的鉛山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于4月3日正式簽約,河口鎮老城區(龍門西大道以南片區)綜合改造提升項目房屋征收已達總進度的96%;綜合體項目正在進行規劃設計。鵝湖紫竹林綠樂園一期項目將于7月20日對外營運。上半年旅游業發展迅速,旅游收入 億元,同比增長 %。
(四)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1、全力推進總規修編工作。調整后的《鉛山縣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5)》已上報省住建廳;《鉛山縣生態修復與城市修補規劃》已完成初步設計方案的編制工作;完成了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工作;《鉛山縣綜合交通和城區改善提升專項規劃》、《鉛山縣城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和《鉛山縣商業網點專項規劃》等專項規劃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
2、城市建設穩步推進。結合城市建設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開工了惠濟河、清湖河環境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河口大道、外環路、復興南路、龍門東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城西農貿市場、紅星美凱龍商住綜合體、鉛山天街商業綜合體、城區里弄小巷提升改造工程等項目有序推進。
3、城鄉環境日新月異。積極開展“靚城行動”、本色行動、洗城行動等專項整治,狠抓日常管理,共清理城區衛生死角及建筑垃圾3.6萬噸,清理河道垃圾180噸,清理牛皮癬約12245處,清洗路面累計達700余公里,日機掃作業面積160余萬平方米,機掃率達50%以上。全面鋪開拆違控違,對全縣范圍內的項目建設及個人建設行為建立臺帳、實行動態管理,進行現場監察和跟蹤,實行分區管理,分片定責,縣城規劃區內每日巡查2次以上,各鄉鎮(中心)片區每周聯合巡查2次以上,確保無縫對接,無縫監管,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現場查處,全縣范圍內新增違章零增長,存量違章負增長。今年以來,全縣共計拆除違章建筑55棟,拆除面積5000平方米。
4、交通網絡布局優化。扎實推進公路建設,S423紫桐線鉛山紫溪至黃崗山段升級改建工程、S425永篁線鉛山篁碧至鴨母關段升級改建工程已完成立項、工可,即將施工建設。G237濟寧線紫溪至分水關段路面改造工程、4座農村危橋重建工程已已開工建設。鄉道雙車道拓寬改造工程、楊村至葛仙山公路縣道升級改造工程等項目正有序推進。61.5公里生命防護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
(五)各項改革順利推進
1、推動政務服務改革。開展了錯時、延時、預約服務,辦理事項1660件;實現了“簡政鉛山”微信服務平臺和江西省政務服務“一窗系統”的聯通;梳理出18個單位65個高頻事項對接省、市“贛服通”平臺系統,鉛山“贛服通”分廳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開展了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的監管事項清單認領工作和檢查實施清單錄入工作及江西省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錄入工作。創新建立不動產與“水電氣”過戶聯辦機制。啟動了建筑工程領域審批改革。
2、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及綠色殯葬改革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正在申報國家示范縣。鞏固綠色殯葬改革工作成效,抓好了164個公墓和縣殯儀館設施完善、管理服務工作。上半年火化遺體1128具;遺體火化率、入葬公墓率繼續保持100%,全省殯葬設施建設管理現場推進會在我縣勝利召開。
3、推動科技等領域改革。鼓勵和引導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0家,組織指導江西省胡一刀實業有限公司、江西亮華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東沿藥業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申報了高新技術企業,進一步加快我縣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進程。扎實推進企業創新平臺建設,培育江西匯盈環保科技申報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福爾鑫醫藥化工有限公司申報江西省博士工作站。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一體化及全面推行支付電子化和財政票據和非稅收入收繳電子一體化改革,持續推進降成本優環境活動,推動供給側改革,加快推進了社會信用體系改革和事業單位用車制度改革工作。
(六)民生和脫貧攻堅扎實推進
1、就業創業穩步推進。上半年,全縣新增城鎮就業人員 2688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3112人;新增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521人;創業培訓608人。工傷保險參保23330人,征繳基金241萬元;生育保險參保14012人,征繳基金193萬元。全縣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58187人,征繳基金9442萬元,發放離退休養老金2.45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6.84萬人,征繳保費676.74萬元,發放養老金2821.20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872萬元,扶持個貸6132萬元,扶持小微企業1740萬元,帶動就業775人次。
2、民生事業協調發展。不斷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河口五小、新灘中學、職業中學等項目工程正在加快推進。素質教育正在加強,成功承辦全市中小學機器人競賽及全省中小學信息化領導力培訓會議,認真實施好“梯級名師培養工程”,教師配置更加均衡,陽光體育、經典誦讀、創客教育、研學旅行等“第二課堂”開展的有聲有色。今年高考取得歷史性突破。提升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縣人民醫院整體搬遷項目住院樓基礎已完成,正在建設感染樓、食堂宿舍樓、醫技樓;稼軒鄉衛生院周轉房項目主體已開工;天柱山衛生院周轉房及附屬工程項目、黃崗山衛生院周轉房及附屬工程項目均已完工。做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工作,全縣共完成完成居民健康電子檔案累計341869份,建檔率為77.68%。推動文化事業發展,上半年全縣“送戲下鄉”28場,覆蓋5個鄉鎮(中心);送圖書下鄉13000余冊,活躍了群眾文化生活。積極組織文化企業參加國家、省、市舉辦的文化創意博覽會,我縣鵝湖窯陶瓷藝術作品《絲綢之路》喜獲“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在第三屆上饒文博會上,我縣展館榮獲優秀展館及“連四紙”產品被評為“最受群眾歡迎產品獎”。
3、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深入組織開展了“掃黑除惡、滅鼠行動、清風行動、捕狼行動、全警緝毒”等專項行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階段性成果,上半年偵破涉黑涉惡案件16起,打掉惡勢力團伙1個,刑事拘留19人,逮捕31人移送審查起訴32人,受理各類舉報線索110條,目前已辦結86條,辦結率78.2%。開展矛盾糾紛精準排查和精細化解、維護了經濟社會和諧穩定,落實重點人員包保責任制、“每日零報告”和重大情況隨時報告制度等有關措施,確保敏感節點和重要活動期間的安全穩定。
4、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緊盯“5390名貧困人口脫貧、4個省定貧困村退出”的目標,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強了教育扶貧精準對接、健康扶貧鞏固提升,農村低保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340元提高至385元,投入1316萬元實施安全飲水項目31個,投入1004萬元實施危房改造531戶。狠抓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基礎設施扶貧“三大重點”工作,安排了347.9萬元產業直補資金,進一步提升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投入3664萬元實施79個以改路、改廁、改水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改善提升貧困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新增就業扶貧車間5個,扶貧車間總數達到30家,有力帶動了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同時,把問題整改貫穿工作始終,針對中央專項巡視和各級各類發現問題,梳理細化了189條整改措施,扎實開展春季整改攻勢、夏季提升整改攻勢,目前已整改到位136項,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性成效,為高質量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做好社會救助工作,上半年全縣保障城市低保對象7296人,累計發放城市低保資金1818.44萬元,新增城市低保對象137戶315人;保障農村低保對象14216人,累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2428.94萬元,新增農村低保對象386戶816人。農村五保對象2043人,累計發放資金592.72萬元。臨時救助累計救助困難群眾908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52.65萬元。
5、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構建了全新的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全新架構縣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專業委員會工作體系,全面加強環保工作力度,理順環境問題發現、上報、建檔、交辦、跟進、解決全過程工作機制,以更加完善的制度推進環保工作高效落實。出臺了《鉛山縣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暫行辦法(試行)》,設立100萬元獎勵基金,對舉報利用暗管、滲坑、滲井等偷排或違法處置工業污水廢液等12種環境違法行為給予獎勵。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上半年優良天數148天,優良率達98.7%;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信江鉛山浮橋斷面、鉛山河斷面水質均達到I-III類水質,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到I-III類水質,達標率100%。完成營林造林任務8.08萬畝,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產品品牌影響力不足,特色農產品產業鏈不長。紅芽芋、河紅茶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難以形成品牌規模效應,缺乏整體的營銷策劃和市場開拓。近年來雖持續加大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的投入占比,但因基礎較薄弱,各環節聯系松散,農業細分產業多、分布散,產業鏈關聯性弱,農產品加工企業“小、散、雜”,沒有形成配套完整、關系緊密、特色突出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鏈,“鉛山紅芽芋”目前還以銷售原料為主,致使利潤較低。
(二)工業存量支持乏力,且部分龍頭企業停產影響指標增幅。全縣共有規上工業企業68家,在全市占比較低,存量不足問題突出;停產方面,縣工業園區規上企業44家,停產7家,占總數的15.9%,其中江西屹立銅業、江西金瑞環保等龍頭企業根據環保要求全面實施技改停產,導致部分經濟指標增幅出現較大滑坡。永平銅礦由露天開采改為坑采,產能減少導致工業用電量下滑。工業用地緊張導致固投增速放緩。目前,全縣共有在建工業項目14個,均為2018年續建項目。受土地政策的變化及土地指標的限制,投資11.5億元瓏熙環保項目、投資10億元江西中能城市城市礦產資源回收項目、投資7.4億元駿鵬銅業有色金屬及黑色金屬生產項目、投資3.8億元匯中環保再生錫項目等一批質優勁強的項目均未能開工建設,極大的影響了工業投入,工業用地不足問題已成為鉛山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
(三)服務業發展水平仍較為低下,限上規上企業少。景區景點檔次低、旅游基礎設施薄弱、旅游品牌不明顯。旅游交通道路、旅游廁所、旅游標識、旅游飯店等旅游基礎設施有待提高,特色產品包裝和打造意識薄弱,沒有產生明顯品牌效應。批零住餐業受市場因素影響較大,僅靠促銷支撐,增長的不穩定因素較大,抗風險能力較弱。
(四)重大項目尚未啟動,投資后勁不足。萬洋集團投資150億元“千企百億”眾創城項目、總投資30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光伏太陽能鋁型材及其他鋁材項目及市國資集團投資20億元的標準廠房項目未正式落地;信江產業新城總體規劃未敲定,上鉛產業基地未能全面啟動建設;投資154億元的河口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仍在規劃之中。
四、下半年發展形勢研判
從國際環境看,世界經濟正在深度調整,復蘇弱勢難改,中美貿易摩擦仍未解決,不確定性較大。從國內形勢看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的時期。從我縣來看,上半年,全縣經濟社會雖然保持了穩中向好的勢頭,但從年度計劃執行看,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容忽視,我縣部分指標增速未達到預期目標,穩增長任務仍然艱巨繁重,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
五、下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
(一)狠抓經濟運行監測,確保經濟運行調度。密切關注經濟形勢變化,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尤其是主要經濟指標的運行監測;加強工業生產,做好企業服務工作,協調解決資金、原材料、煤電油氣運等生產要素保障問題,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加大對經濟運行的調度,對經濟運行走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早分析、早預警、勤調度,采取得力措施加以破解,防止經濟出現波動。全面啟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
(二)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增強后續發展支撐力。發揮部門聯動機制的作用,及時跟蹤監測重點項目和億元以上等重大項目的實施進度,確保重大建設項目盡快取得成效。圍繞重點旅游項目、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突出抓好項目前期、建設條件和配套資金落實、項目建設進度等關鍵環節,組織好項目的篩選、論證、申報等工作,加強跟蹤落實,確保項目盡快啟動。同時要做好新開工項目入庫工作,多方面收集資料,保證已經動工的項目及時入庫。
(三)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發展進程。一是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完成集體建設用地和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抓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通過盤活產權、入股產業等形式,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培育一批經濟強村。二是加大產業扶持,做大做強產業集群。進一步加大稻米、蔬菜、水果、茶、中藥材、草地畜牧、水產、筍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油茶等十大產業發展扶持力度,按照職責分工,緊緊圍繞產業集群發展,充分發揮財政投入的引導作用,吸引更多信貸資金、民間資本和外資資本投資農業產業建設,做大做強產業集群。推進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引進1至2家國家級的農業龍頭企業入駐,帶動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培育、扶持已入園企業做大做強,達到規上企業。三是打造精品秀美鄉村示范縣。抓好“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行動。按照三年掃一遍目標,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要求,一般自然村重點完善“七改三網”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心村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配套“8+4”綜合公共服務項目。著力開展綜合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注重建設向建管并重轉變。探索建立新農村建設后續長效管護機制。加快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四)持續推動工業化進程。一是扎實抓好“三個平臺”建設。圍繞市委、市政府“信江產業新城”總體規劃,快速拉開上鉛產業基地建設,啟動上鉛產業基地7平方公里的總規、控規設計及上鉛產業基地北區土地平整工程,完成供水、供電、供氣、網絡等基礎設施配套。啟動工業園區調規擴園工作,將規劃外的合計約900畝調入規劃區內,拓展園區發展空間;啟動園區電力供應、化工園區雨水管網改造升級及路網建設工作,全面提升現有園區基礎設施水平。做好農業園區“新文章”,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大力引進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二是不折不扣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盯牢“2050”重大項目招商簽約落地,盡快啟動鉛山萬洋“千企百億”眾創城、總投資30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光伏太陽能鋁型材及其他鋁材項目、市國資集團投資20億元的標準廠房和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20億元再生資源綜合回收處理利用等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扶持金匯環保、屹立銅業、金瑞環保、匯盈環保做大做強,力促鼎鑫二期、衛浴產業園區、廚博士、寧能生物質、塔益萊等企業建成投產,抓好瓏熙環保、匯中環保、駿鵬銅業、寶祥及合興銅業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跟蹤對接好山東潤峰集團鋰電池封裝、藍華科技、玖盛光伏組件、天恒電子線路板產業園區等項目早日落地。做好企業入統工作。全面摸清園區家底,建立全程跟蹤及規上企業退出預警機制,確保2017年以后列入市經濟巡查的項目全部入統,確保今年新增入統企業數30家以上。三是抓實標準廠房招商入駐工作。制定標準廠房管理和招商辦法,做好招商項目編印工作,在標準廠房內劃定集中區域,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引進一批發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項目,爭取年內入駐率達到80%,增強工業園區的發展后勁。四是大力開展招商活動。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引入資本管理人團隊,深入開展資本招商、專業招商;舉行專題招商對接會,通過在浙江、廣東舉辦專題招商對接會,向沿海地區推介鉛山,積極主動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力爭通過專題招商對接會議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鉛投資;強化招商服務,增強投資吸引力。通過抓好在談項目簽約率、抓簽約項目資金到位率,抓到位項目建設進度,努力提高項目的落地率、開工率、達產率,有效推進招商項目“引得進、落得地、建得好、見成效”,不斷提高我縣招商引資工作水平。
(五)持續向服務業發力。重點活躍商貿物流。一是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個體)設立獨立企業法人的銷售公司,建立引導或約束轄區投資經營企業注冊獨立法人獎懲機制,加大宣傳穩增長的獎補政策,增加限上企業的數量和比重。二是全力發展全域旅游。加快推進全域旅游策劃規劃、旅游總規修編及各景區景點規劃等系列規劃編制工作。三是建立現代區域物流體系。大力建設倉儲、物流園,建立林產品、農資化肥、農產品等大宗貨物交易平臺,加快區域物流集聚、為產業集聚提供強有力平臺。重點推進鉛山天街商貿綜合體、紅星美凱龍綜合建材市場等項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四是抓住新產業、新商業、新業態的發展形勢。制訂出臺激勵政策,加快新商業建設,啟動提升改造河口消費品綜合交易市場,同時大力發展區域電商平臺,促進和活躍區域消費市場。五是積極扶持發展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加大培育限上貿易服務業,發揮拉動消費增長的主導作用,力爭完成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 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 家的目標。
(六)繼續統籌城鄉一體化。一是盡快完成《鉛山縣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5)》調整工作。依據修編的總規,以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為對照,全面啟動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工作。加快城市“雙修”規劃編制。繼續深入推進各專業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為我縣城市建設協調發展提供科學依據。二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優化交通路網,拉伸城市框架。推進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確保惠濟河清湖河改造、城東學校、縣醫院整體搬遷城南停車場、三條區域主干道改造提升等基礎設施類項目順利完工。三是深入開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做好城市重要節點和主要干道形象的提升工作,增設鉛山特色文化墻,推進道路亮化、綠化工程。強化主次干道環境衛生質量管理。重點整治違章搭建、占道經營、亂停亂放等問題。打造特色夜市、夜宵(小吃)市場。著力提升改造市政設施和園林綠化。繼續加大“拆違控違”工作力度,全面統籌縣城規劃區內及各鄉鎮建房管理,違規搭建行為發現一起,懲治一起。持續抓好農村垃圾城鄉一體化處理工作,確保農村垃圾城鄉一體化處理項目順利實施。
(七)持續推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組織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工作,切實增加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加強社保基金監督管理,確保社會保險基金安全與完整。繼續把穩定和擴大就業放在首位。圍繞年初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就業目標,著力加強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持續抓好促進高校畢業生和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工作。全面完成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項目。完成城區老舊小區、墾區保障性安居工程。注重精準施策、扶志扶技、常態督導,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脫貧工作實效。緊緊圍繞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大力構建“大偵查”“大防控”“大基礎”“大規范”工作格局,提升公安機關攻堅克難能力,深入推動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為龍頭的打擊整治行動,持續加大對社會治安突出問題的依法打擊、整體防控和源頭治理力度,努力以良好治安秩序支撐社會穩定大局。繼續強化信訪工作措施,狠抓信訪積案調處,努力化解疑難信訪積案,維護和諧穩定大好局面。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信心,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努力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以優異的成績為建國70周年大慶獻禮!
2019年上半年主要計劃目標完成情況表
|